一、活动主题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活动意义
端午节既保留了传统端午习俗驱疫、避瘟的内容,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对屈原精神、品格的颂扬和纪念。宣扬和传播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教育启迪后人;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和娱乐化,加强亲情、乡情和民族情感,加强社会群体和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传统的民族和文化认同;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突出宣扬了中华民族艺术中的浪漫风韵和形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活动时间、地点及对象
活动时间:2009年五月二十八日(己丑年五月初五 端午节)上午9点30时 活动地点:江滨公园(顺济桥旁)(暂定) 活动主办:鲤城区文联 鲤城区民间文化保护协会 活动承办:泉州传统文化协会(筹备中) 活动协办:东南早报(代定) 活动对象:市、区领导(暂定)、泉州汉服社成员、各大媒体、其他官方社团及民间社团、普通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