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集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黄帝纪元四七二二年 劰载中...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华夏通史] 为什么叫“北洋政府”?

[复制链接]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183

主题

113

回帖

522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522
发表于 2025-7-23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泉州
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在看中国近代史时总会有这样的疑惑,当时的中央政府为什么叫“北洋政府”?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今天,就跟我一起来一探究竟。

一,从地理概念到官职产生

1.地理概念
“北洋”最初是相对“南洋”的一个地理概念。清朝末期,以江苏为界,江苏以北(京津、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称为北洋,江苏以南(含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称为南洋。

2.行政官职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沿海、沿江各口岸的通商事务,设置“三口通商大臣”官职,负责管理北洋口岸事务。

1870年,该官职正式更名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也是直隶总督的固定兼职,办公驻地在天津,权利极大。主要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的外交通商、海防军事等事务。

二,从北洋水师到北洋新军

1.北洋水师的兴衰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加强海防抵御外敌侵略的重要性,开始筹划建立近代海军。

1875年,光绪帝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受权筹办北洋舰队(又称北洋海军)。

1888年,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当时的舰队实力雄厚,排名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由于种种原因,舰队发展逐渐落后于日本。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北洋新军的建立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组建新式陆军。

1895年,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创建了具有西式装备和新式训练的中国第一支真正近现代化军队——北洋新军(又称新建陆军)。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替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位,开始执掌对内对外事务。袁世凯大刀阔斧督导新政,又继续督练新军,牢牢掌握着北洋新军的核心,培植了庞大的个人势力,形成了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后称“北洋军阀”),袁世凯逐渐成为朝廷内外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三,从地方集团到中央政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结束。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当时代表清政府的清廷仍然存在,于是南北双方开始议和。1912年2月,孙中山与袁世凯商谈,达成了让位协议。若袁世凯能促成清廷退位,孙中山便将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

最终,袁世凯说服了清廷,溥仪退位,孙中山遵守承诺,让位给了袁世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正式形成,因其由北洋军事政治集团掌握,后被习惯称为“北洋政府”。

四,从派系更迭到东北易帜

1.得名原因
一是因以袁世凯为首的历任继承者均属北洋派,北洋派均担任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核心领导职务;二是相对于孙中山在南方建立的革命政府的一种称呼。

2.派系纷争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集团内部因权力争夺,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等主要派系,各派系军阀纷争不断,但轮流掌控中央政府的势力仍为北洋军阀的分支,因此仍然统称为北洋政府。

3.东北易帜
1926年,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的目标就是北洋政府控制的北京政府。

1928年,担任北洋政府元首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伤而死,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随后宣布“东北易帜”,同意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就是著名的“东北易帜”。

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宣告结束,存在了约16年(1912-1928)的北洋政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被国民政府取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汉网 ( 闽ICP备2025094628号-4|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271号 )

GMT+8, 2025-8-30 06:29 , Processed in 0.2504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8-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