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黄帝纪元四七二二年 劰载中...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活动召集] [厦门]承汉文化:重阳节让我们与老人一起渡过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7

回帖

53

积分

童生 Lv.02

积分
53
发表于 昨天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泉州

活动资料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同时它也不像春节、端午、中秋等是多民族共同节日,而为汉族所独有。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活动时间: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下午

地点:滋生堂敬老院

活动内容:
15:00准时到敬老院;
17:00老人要用膳,咱们离开,去聚餐,费用AA(自愿) 地点待定
院里好几十位老人。
我们主要陪老人聊天,教他们做些简单手工等
才子佳人们最好能表演些节目,逗老人开心。
推荐节目:地方戏曲,民族舞,闽南语歌曲,弹古筝 抚琴,才子佳人不要保留啊。
有节目的尽可能早点告之,好提前做准备。
         
注意事项:
1、如果想带零食,水果给老人的,注意别带太硬的东西;
2、如有条件,可穿上汉服让老人家欣赏下汉服之美;穿汉服的要提前换好,大家可提前到花花工作室打扮.
离开前选首大家都会唱的闽南语歌曲,来个大合唱

讨论Q群:47700786
咨询电话(应急):廊桥8820247


附一《百孝经》选: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附二敬老院图:
坐BRT到二市站,公交车到后江埭站,行至将军祠路走进






看到这个黑牌



黑牌对面沿西边社转进:





到头转个弯就到啦:



院内有个院落,我们可在此为老人献上节目,给他们带去快乐。


附三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大家看看哪能买到,到时带些过去。


附四 
都门杂咏·论糕
中秋才过又重阳,
又见花糕各处忙。
面夹双层多枣粟,
当筵题句傲刘郎。

[发帖际遇]: 萧寒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 铜钱,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汉网 ( 闽ICP备2025094628号-4|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271号 )

GMT+8, 2025-8-4 12:47 , Processed in 0.26827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8-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