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黄帝纪元四七二二年 劰载中...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综合分类] 还我汉家服,归我汉家魄

[复制链接]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发表于 2025-7-25 2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泉州
作者:idlehjj
首发:2003年8月,汉网

壮哉汉服。于泱泱五千年,长袖当舞,傲视群侪。


壮哉汉服,“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族之存,在于衣裳。衣冠华族,所以别于禽兽。

故汉服洒脱,在于汉之魂魄。汉服之美,或于风中屹立,或于行揖作别之态,或于柳树婀娜,美酒狂放,骏马奔腾,一举一动间竟得天地间灵气所在。汉人行止之美,得汉服才冠伦于人世之间。

悲哉汉服,甲申之变,满清侵我中原。

满清以野人进文明不可速得,绝文明于蛮荒不过杀戮而足,是故以残暴易我之服装,绝我文化,杀我人民,有明一代,生死分际,不过忠贞与顺降而已。忠贞者,死着华服,顺降者,胡衣胡冠。至此,华夏衣冠为绝。每每思之,情败神伤,痛彻发肤,不能自已。然此役成就汉服之名,其浸染汉族之血泪,复以牺牲者之魄,汉服亦因之为汉魂所附,我族不屈强暴之魂魄,俱聚之百年不散,唯寄望生而降者背负含屈忍辱复兴之责。非如此,生者之存,道德之意不能昭彰;死者之恨,不得以雪。

悲哉汉服,时至今日,以汉族人口之众,绝祀汉服于今。牺牲者英灵当哀鸣不绝于天地之间。于斯,我辈所负之责何存?我辈有负汉魂矣。
勾践不过百越之君,尚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概恢复之志,人皆有之,唯我汉族,不思故汉,徒留垢笑于世人。不忘根本,本为古训,今之图之,始觉前途艰难。汉服之兴,其意之重,不在衣冠,汉家魂魄,终可重归中原。
汉族一日不死,汉服当兴于庙堂之间矣。招我汉魂,时不待我,其为职所在,责之归。


凡我汉族,当心与神归,复我衣裳,明华族为堂皇贵胄,与日月同归,不以小我而废大节。汉装所在,汉魂所系,诋之者,不过心有戚戚,畏汉魂重返,中华重现强汉之魄。

汉装得复,先贤礼之得存,或祭于天,或告于地,汉家子孙,必为世人敬,世人畏。堂堂中国,亦收四方咸慑之功。吾辈不负华夏之名于此矣。

于此呼吁同胞,或奔走相告,或考寻溯源,或正其服式,凡尽薄力于兴复汉服之业,必能告慰:先烈之于汉服之死难者。死者于斯亦可瞑目矣。

还我汉服,彼为暗香盈袖,闻歌起舞之服。

还我汉服,彼为金戈铁马,英雄泪襟之服。

还我汉服,此我汉家魂魄所依矣。

03年8月22日悲怒作此文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以逸秋的网名和志同道合的一批人,他们包括壮志凌云、寒门仕族、万壑听松、铁血汉魂、晨澍、寒音馆主、汉流莲等人,推动了汉服运动。

然而,这场运动以民族悲情作为开端,到如今却以一种古典爱好、商家卖点而持续,期间过程令人唏嘘不已。




[发帖际遇]: 子衿 乐于助人,奖励 8 纹银.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汉网 ( 闽ICP备2025094628号-4|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271号 )

GMT+8, 2025-8-4 08:08 , Processed in 0.2793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8-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