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集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黄帝纪元四七二二年 劰载中...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西方历史] 为什么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不属于南美洲

[复制链接]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183

主题

113

回帖

522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522
发表于 2025-7-29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泉州
在南美洲的版图上,东北角那一片似乎与世隔绝的区域,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宛如大陆遗忘的角落,静静地卧在大西洋与亚马逊雨林的怀抱之间。

01.png

这片被称作“圭亚那地区”的土地从地理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是属于南美洲的;可它的内在本质以及呈现出的氛围,却诉说着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圭亚那地区,坐落在一块,名为“圭亚那地盾”的巨大地质构造之上。这并非普通的山脉或高原,而是一块可以追溯到二十亿年前前寒武纪时期的地球基岩


02.png

这块古老的地盾,经历了无数次地质变迁,形成了与南美洲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地貌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被称为“特普伊”(Tepuis)的桌山,它们如同巨大的石柱,以垂直的悬崖峭壁耸立在云端,将加纳高地与外界物理隔绝


03.png

西班牙人,依据1494年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在地图上,将西半球一分为二,理论上拥有对圭亚那地区的宗主权。不过当他们面对这片土地时,却望而却步。

这里的河流,如埃塞奎博河,虽则网络较为密布,不过水流却是极为湍急且难以测度,其河口更是遍布着沙洲,这使得航行变得极其地危险。


广袤的内陆,被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茂密雨林所覆盖,这片雨林,浓密得几乎无法徒步穿越,土壤在河网的侵蚀之下,松软且沼泽化。


04.png

对于追求黄金和广阔领土的西班牙征服者而言,这片“多水之地”(Guiana,土著语言中的原意)显得毫无价值,他们选择了放弃,将目光投向了更易征服的区域。

正是这种战略忽视,为欧洲其他势力的介入打开了机会之窗。在西班牙人看来不值得花费时间的土地,却成了英国、荷兰和法国觊觎的宝地。


从17世纪起,这三个欧洲强权,几乎在未受到任何,西班牙抵抗的情况下,沿着大西洋海岸线,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地和贸易站。英属圭亚那、荷属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的雏形,就此诞生。


05.png

这片土地成了欧洲二线帝国之间反复争夺的战场,直到1814年的《伦敦条约》才最终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今日三个实体并存的格局

这段历史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地区的语言、法律和文化基调——英语、荷兰语和法语,而非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这成为其与南美大陆的第一道文化分野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语言和旗帜,更是一种残酷的经济模式——甘蔗种植园。为了驱动这种经济,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置换开始了。


06.png

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通过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被强行带到这片土地上,成为甘蔗地里的主要劳动力,其数量一度达到白人殖民者的三倍之多

这个时候,美洲印第安人,如阿拉瓦克人,以及加勒比人,这些土地最早的主人,也同样沦为了被奴役的对象。


在种植园这种高压环境下,不同族裔的被迫共存,催生出一种全新的、融合了非洲与加勒比元素的文化形态。


07.png

当19世纪,废奴运动的浪潮席卷而来之时,英国、法国以及荷兰,相继废除了奴隶制。不过种植园对廉价劳动力的渴求,却并未停止。一种新的劳工形式——契约奴取代了那些被解放的奴隶。

这些契约劳工被从世界各地的其他殖民地招募而来。这一波新的人口迁徙,彻底重塑了圭亚那地区的人口结构


时至今日,在圭亚那和苏里南,印度裔是人口最多的族群,这在整个西半球都是独一无二的景象。黑人、华人、印尼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共同构成了一个极其多元化的社会。


08.png

这段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再加上当地的人口结构,一起造就了圭亚那地区现今的身份认同。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是北部的加勒比海,而非南部的南美大陆

圭亚那以及苏里南,均为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的成员它们的经济,与政治命脉,同加勒比岛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圭亚那是南美洲中,唯一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苏里南却是在欧洲之外,唯一以荷兰语当作官方语言的主权国家


09.png

法属圭亚那的地位更为特殊,作为法国的一个海外省以及地区,它在法律层面上是法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也是欧盟在南美洲的延伸部分,使用欧元当作货币,其公民享有欧盟公民所具备的权利,这便使得法国与巴西拥有长达730公里的陆地边界。

从文化到美食,从政治联盟到民众的自我认知,圭亚那地区都散发着浓郁的加勒比风情,并夹杂着来自亚洲的深远影响。


因此将这三个实体,仅仅视为,南美洲地图上的三个小国,是一种深刻的误读。
[发帖际遇]: 子衿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 文 铜钱,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汉网 ( 闽ICP备2025094628号-4|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271号 )

GMT+8, 2025-8-30 06:33 , Processed in 0.63614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8-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