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黄帝纪元四七二二年 劰载中...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10

[兴汉思想] 漢本位思想概论

[复制链接]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泉州
漢本位思想概论

闻达
目录

引论
一、何谓漢本位?
二、漢本位史观是一种什么样的史观?
三、正本清源的重要步骤是什么?
四、正本清源有什么重要性?
五、何谓纯文化?
六、漢本位者与阎崇年的理论之争是个什么性质?
七、“民族”一词的来源
八、中华民族主义与漢本位的区别
九、漢本位者与体制内左派之异同
十、炎黄子孙与公民之区分
十一、从普世价值产生不了漢本位的现象上来看漢本位究竟是如何产生
十二、漢本位思想是一个整体
十三、“诸夏、万邦和鞑虏”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十四、漢本位思想应该对谁讲?
十五、漢本位者如何看自身?
十六、如果没有漢本位者漢民族会怎样?
十七、皇漢是漢民族的脊梁
十八、漢人究竟怕谁?
十九、华夏漢本位经

引论
在下很高兴受战虎君的邀请,也感谢能够有这次机会来到皇漢群与诸君交流,今天在下主讲的主题是漢本位思想概论,主讲过程中请不要打断,也不要插入无关话题,结束后诸君可以就相关内容讨论。

漢本位的概念并不是今天产生 ,做为漢人,强烈的热爱自己的民族没有任何错误,对民族利益受到侵害而大力维护完全是出于做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而应有的民族心。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一、何谓漢本位?

所谓漢本位即是以漢人为本,即主权在漢,就是主张漢人当家做主,为漢人利益着想,为漢人呐喊,有保族、护族、爱族之行的漢家儿女。
概言之,我们要树立以下观念: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是从本民族出发;

我们判断是非曲直的立场应站在本民族立场;

我们的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重视本土。重视中华这片天然属于漢人的土地。如果不重视这一点,漢人就是流民,即使肉身居中华,精神则会自我流浪了。

(二)、 强调漢人血统。漢人是圣人苗裔、炎黄子孙。如果不强调这一点,那么就很容易转向单独强调文明的“唯文明论”,如此则漢人概念被淡化,而被异族钻了空子。自满清殖民开始直到目前,正是这种“唯文明论”的路数一直在误导着漢人。

(三)、 敬天奉祖、尊王攘夷、贵夏贱夷。如果不重视这一点,那么异神教就会俘虏我们身边的亲人,就会在中华大地横行。

(四)、 中华即漢,漢即中华。我们讲的主权在漢,其意在于漢人脚下的土地及漢人所创造的文明由漢人做主。
漢本位思想既然是指主权在漢,那么主权在漢即是漢人之核心价值观,是以漢人反对脱离漢人而谈所谓文化本位。
祖先信仰、漢人、漢文明与华夏中国,此四要素是一个整体,不得任意抽离任何一个要素。
同时终身不渝,始终坚持以漢人的视角,以漢人的立场,以漢人的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此即是漢本位。
漢本位思想之最高理想即是漢人主导的天下制,简称漢天下。
不搞纯文化,不妥协,不掺杂使假,是检验漢本位思想的试金石,任何坚持此方向的努力即是正确之方向。
凡是能以上记内容为追求者,即是漢本位者。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二、漢本位史观是一种什么样的史观?

漢本位史观是民族史观,红朝,台湾都是政党史观,而鞑系史观是寄生于红朝史观下的巧饰的殖民史观,港澳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是殖民史观,两者区分仅是殖民主子不同。

历史的潮流永远是民族史观主导,其它史观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史观。

历史观即是一种是非观,一种价值观,是本民族成败兴衰的经验之总结,也是子孙后代如何发展之指南。历史的重要作用即是在正本清源之上。

三、正本清源的重要步骤是什么?

(一)是依靠漢服运动正衣冠。

(二)是用漢本位正思想。

(三)是以炎黄来正信仰。

着漢服者若是没有漢本位思想,或是漢本位者又不着漢服,如果属明知,那么就是在信仰上仍存在摇摆。如果属无知,则基本是历史事实被不法异族有意遮蔽所造成。兴漢者是先行者,不要去观望下一位,自己要先做好自己。不然就要思考自己的兴漢者的定位是否恰当。

四、正本清源有什么重要性?

如果不重视正本清源,民族素质必然向下限逆序发展,民族精神将荒漠化,人种也将退化,被逆向淘汰,弱化以至消亡。

也即正本清源是兴漢的必经之路,也是漢民族扫清殖民者所制造的历史“雾霾”的重要手段。

正本清源的核心是什么?

正本清源的核心是荣辱观,以及强烈的耻感。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五、何谓纯文化?

满清殖民时代,阴使漢文明与漢人两分,搞以漢制漢,培养众多漢奸,漢文明不幸沦为服务于殖民统治之工具,其根源在于剥夺漢人主权也,如今潜藏于红朝的鞑系仍沿袭满清殖民作法,采取过往套路阴制漢人,是以实践主权在漢之理想,即不可抛弃核心价值观去搞普世。漢文明主权在漢,不可分享,也不容剥夺。

凡引导漢人沉迷于风花雪月之虚学,信奉异神,背离祖先信仰,或故弄文辞、出书立说,有意遮蔽事实,限制、迷惑及误导漢人认知,令漢人忘记本族身份,即警惕之,即识破之,事实清楚即反击之。

六、漢本位者与阎崇年的理论之争是个什么性质?

漢本位者与阎崇年的理论之争不是普通的理论之争,而是漢满之争,而漢满之争的实质是民族竞争,即是对中华主导权的竞争。

没有一民族不想过好日子,任何表象的东西都是迷惑,竞争是实实在在的。

哪个民族过得好,哪个民族过的不好,端看实力, 漢本位思想越来越成熟,不安分之异族可钻的漏洞就会越来越少。

七、“民族”一词的来源

“民族”一词来源于英文“Nation",就其本身含义而言,有民族和国家双重含义,具有“国族”的明显意涵。所以老外一提"Nation",脑子里盘旋的想法统统的指向为“独立国家”。

详考“Nation"译为“民族”,概因通古斯人殖民中国为防漢弱漢需要,切断了漢人与外国的联络,通古斯人作为外来者全面控制了漢人的文化主权。

结果在西风东进之际,通古斯人作为中国“代表”完全置身于全球变革之外。

我们漢人一直以来都是一字一意, 什么人是“民”?是具有炎黄血统的农耕为生的男子。那什么又是“族”?是具有同样姓氏的炎黄血统子孙叫作“族”。

如果依祖先眼光来看,这个“民”和“族”和外国人或者是说“异族”没什么关系,“民”也好,“族”也罢,都是指自家漢人。对于漢人以外的人,有“夷”、“狄”、“戎”、“蛮”等说法,几乎周边的异族都有独立的命名。

因为通古斯人殖民导致漢文化中断,这个“民”和“族”没能在漢人文化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演变进一步地发展。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八、中华民族主义与漢本位的区别

中华民族主义完全是西方的概念,所谓Nationalism,Nation即有“国家”的含意也有“民族”的含意,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国族”,中国有民族56个是官方认定的,经官方确定的民族政策被称作“中华民族”。

如果提到Nationalism应该是指“中华民族主义”,也就是指写《中国不高兴〉和〈中国可以说不〉的“宋晓军、王小东、宋强”这些作者们,这就是西方人的看法。

“中华民族”一词原本就是指漢族(看历史),但到了近代却变了味。梁启超在通古斯灭亡之际为了不忘主恩,专为通古斯八旗量身订做的一个民族理论命名为“中华民族”(将通古斯人包括在内),将原本的“中华民族”由一族变为五族,其目的是为满八旗指出一条生路;国民党以及49年后的费孝通直接延用了梁启超发明的“中华民族”论,并进一步创作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在五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为56族。

这种作法势图抹平民族间的差异,整合成一个Nation。但从整个民族政策的发展来看,我们只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族政策。

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叫作“中华民族”的民族。我们漢人认为,中华民族就是漢族,与其它民族原本没有任何关系,原因是从历史来看“中华”两个字只与漢人相关。

所以我们说的民族主义和西方人指称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一回事。概漢民族本位者,天然以漢人的利益为重。

现在的中国也不是完全的漢人主权国家,而是56族共享主权。所以严格上来讲,没有一个境内的民族能够称得上是“Nation",也即“国族”。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九、漢本位者与体制内左派之异同

可以肯定体制内左派不是漢本位者,但他们的一些言行与漢人主张存在很大交集,比如反计,对外要强硬,国人自主等理论,也有一些在下不敢苛同的,如对鲁迅的评价,本人始终认为鲁迅所为是文化上的自残行为,鲁迅所视所论都没有说出国人的劣根性是由于通古斯残暴的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恶果,鲁迅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他们那代人的视觉角度不可能看的那么高,但要注意,那个时代没有指出,如果我们这个时代再不指出,可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体制内左派是认可鲁迅的,包括一些兴漢者也有人认同。当年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未进行必要的甄别,更没有将目标对准外来的殖民统治者,而是全部的一杆子放倒漢文明,对漢文化与漢人伤害较深,鲁迅等旧时文人应承担较大责任。

看当代,鞑系的民族主义要先于我们漢人觉醒,现在回头看改开之后的三十年,我等漢人只是在2000年之后才渐渐开悟,文化上的高地早已经被鞑系把持。

体制内左派和民族主义者还有距离,他们是西系的“NATION”或谓国族主张者。以中国情况论,主体民族是漢,还有其它小民族,则“NATION”显然不合时宜。我们所言民族主义者不是一个民族群的概念,而是单一民族的概念。

中国境内的国族主张者,就是源起梁启超“首崇满洲”的伪中华民族论,这种民族论下的所指的“民族”是一个法人不明的合伙公司。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十、炎黄子孙与公民之区分

“炎黄子孙”之概念对于漢人而言为与生俱来,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无论有无政权,炎黄子孙皆存在也。此万古不易之理。

“公民”则与政权相伴而生,与“自由民”概念相对,是“公家之民”与“公共民”之谓也,也谓之服法纳税之民。

“公民”是政权的供养人,责任是纳税与服役,选票及社会福利只是作为对政权支持的交换条件。

“炎黄子孙”是因有祖先而存在的,而“公民”则是因有政权而存在。

“炎黄子孙” 为种族打拼,“公民”则为“公家”打工。“公家”也东家,此主仆之分也。

政权是“公民”之东家(在宣传时通常被反过来说),炎黄是“炎黄子孙”之祖先,此区别也。

“公民”自身无法产生权利,仅能依靠政权之赠予,同时依权利给予之大小,“公民”身份分真伪。

在历史长河中,政权和和国土会不断地变化,唯炎黄子孙地久天长也。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子衿 头上,子衿 赚了 5 铜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十一、从普世价值产生不了漢本位的现象上来看漢本位究竟是如何产生

在海外的漢人可思考一下,为何没有墙的各国漢人(本朝称其为华人),反而没有出现漢本位者?而有墙的本国却能够批量产生漢本位者?是否是西化普世价值侵害的结果?

海外漢人除了跟在洋人后面的新加坡是个国,余下的基本是寄人篱下做二等公民,完全没有自立自主的意识,即使是新加坡也只是一个黄皮白心的香蕉国。

普世价值教人趋利避害,投降不可耻等,把英雄和狗熊放在一起超度,此是普世价值最大的祸害。

若苟活是第一要义,那不是华夏漢人应该干的事。

如果自己不能做更多,也要告诫自己不要同流合污。更不要将自己的圆滑处世哲学影响身边的人,如果我们民族中那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圆滑之人太多,势必将严重影响漢民族的全面复兴。

当漢家女子当不了武则天,漢家男子当不了漢武帝时,也要成为符合道义的漢人。

大陆漢人意识在鞑系这三十年复辟潮中,随之复苏并壮大。

漢人的坚韧不拔,刻苦耐劳,其它民族也难有其匹,但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要更进一步。

我等不必把精力花在其它种族身上,做好自己,关心民族,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此是着力点。

那么为何越是宣扬西式民主自由且受普世价值影响越深的漢人,他们的漢本位意识越淡?

普世价值观冲谈的是华夷之别。

一个有辉煌历史的民族和一个不知自己源出的民族,在身份上高下立判。是以异族殖民中国,无论其手段为何,所针对者都是在华夷之别上。

相信普世的前提必然是放弃漢本位。海外搞民晕的无法混迹于漢圈,就因为他们一谈民主就和异族洋人搅和到一起,在他们的操弄之下,民主几乎就等于中华分裂,台独也是一样。漢人不赞同他们,并非基于他们反共,即是此原因也。

其实他们连“民主”也没搞懂,“民主”绝不是专指单个人的权利,而首先是民族当家作主,民族不能做主,哪来的单个人的权利?又如何确保?而且他们普遍地对漢文明毫无感情,对西方的东西却趋之若鹜,看不到有多少平衡感的成份。

有漢本位思想在,漢人不会认可普世论者所推的“多元”的概念。

所以可见漢本位思想是产生于华夷之别的这个重要基础之上的。当初满人侵略我們中國,搞剃髪易服,也是沖华夷之别而去的。今天滿人主導的反對漢服運動的種種陰謀詭計,也是沖华夷之别而去的。所有的异神教以说谎方式传教,也是冲此点去的。

漢圈要培养具有系统思维者,要粘合在西化之下支离破碎的华夏故有概念,华夏、中国、漢人、漢服、百家皆为一体,如此才能避免在观念上手足互掐,左右手相互打架之问题。

在人文上,我们漢人与西方人完全是不同的,华夏故有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文化要素上细分则是西化概念。

没有华夷之别,就不会产生漢本位。当没有华夷之别时,那么华夏文明就一定会给人家趁便细分,并与异文化重新组合成一个四不象的衍生文明,那么华夏文明就不在了。

华夏故有概念的核心即是祖先信仰、主权在漢。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十二、漢本位思想是一个整体

我是不赞同把漢本位区分出古典漢本位和民国漢本位。

漢本位的核心即是主权在漢,漢人主导。春秋时期中山国即是赤狄之国,漢人视之,非我同类,但也不认为中山之地非漢土,或视赤狄这等落后民族不在漢人的统治天下的观念之下,而实际皆包含也。

古往今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是指普天之下,皆是由漢人主导。如果舍弃这一点,那么从夏到民国,所有历朝历代非漢族成立的国,都统统会被当作漢人“承认”的国,且等同于让我们漢人放弃对我们有利的同化政策,这就不符合历史真相了,也更加不符合漢本位者的现实追求了。

“国”其实讲的是政权,哪有漢人不希望政权是自己的呢?

现在又有多少漢文明复兴者,不是追求漢人主导和主权在漢?普通漢人虽口不言说,不代表心中不想。当主权在漢时,异族没资格在中华裂土自治或搞个什么国出来,要搞也是跑到英国或美国去搞。

译介自西方的名词并不会困住我们,令我们陷于名相,而短于逻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下并不影响异族在中华的存在,所不同者是他们不会成为中华的主人。可能是有人为他们的生存多虑了,还是多想想漢人自己的处境,过好自己的日子为高。

“任何人都有权在自己所在区域建国”是一个伪命题,通古斯人本从通古斯过境朝鲜来到中国,在大明治下裂土为“后金”,他们有什么权力在漢土建国?如果此命题存在,那么今天广州的黑人及延边的朝鲜人都有权力建国,因为他们都有所谓的“自己所在的区域”,这种就是不问源出了。

按此观点,境外唐人街也有权独立 ,漢人同时也要将境内有此想法的异族驱除出境。

因为在主权在漢的原则下,漢人不可能接受不问源出的“任何人都有权在自己所在区域建国”这一想法及观点。

实际上承不承认主权在漢是关键所在,当承认主权在漢,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实只是一层意思,即漢人主导,主权在漢。

即使漢唐盛世,在漢人治下也有异族,且生活不错。大明治下对作为仇人的蒙古人也没有被漢人赶尽杀绝,甚至他们的风俗习惯也一体保留。今天漢本位者受现代教育,普遍教育程度较高,会做出不计成本的事吗?

在下观漢服吧主导者、二月河、秋风和诗礼春秋们可能过去担心漢本位了, 他们故意的引向“杀光异族”来塑造漢本位形象,故意地给漢本位者扣帽子,是有意抹黑漢本位者,这是他们思维的局限所在。

在主权在漢之下漢本位者对于不觊觎中华主权的民族,应该是平等相待,基本的尊重是会有的,但对于争夺漢人主权的异族,就不必客气。

事实上,漢人与南方各族相处甚好,其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尊重漢人主权。境内对漢人漢土心怀鬼胎的只满回而已,连蒙古人都不太参和此事,参考蒙古文化人看《狼图腾》事件。

所以在理解的重点在此。

其实在大明治下,蒙古人虽然也学四书五经,漢人也未曾强制他们说漢语,他们的语言文字都有保留,今天外蒙古没有保留文字,也不干漢人的事,那是俄国人干的。

就同化而言,从古到今都是自然同化,满人不讲满语,谁强迫他来?要讲这个道理才行。

但如今满人控制我们民族的文化,连漢服运动都不放过,是他们自己做的不对,也不关漢人的事,漢人反对他们这么做,反对他们继续做统治漢人的梦,完全是正常的。

如果他们担心漢本位者强大了对他们不利,想出种种分化的法来,是他们有原罪,因为害怕。

满人好事冲在前面,责任担当却是末流,至今有谁看到满人为他们殖民中华的罪恶,感到愧疚?没有吧!

所以历史上有些民族灭亡了,完全是咎由自取,相反我们看一下德国人对于当年征服欧洲各国的看法与态度,相比之下,满人差远去了,一个只会演戏的民族。

我们漢本位者,只强调主权在漢,漢人主导即好,即使在下所有文字,也没人能找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提法。

漢人身上没发生过的事,没有参照意义,如果谈将来会如何,也不必借外国的事情作为参照点,漢人是不同的民族,参照自己的历史更加有说服力。

紫阁首席|未央掌院

59

主题

49

回帖

168

积分

首席版主

积分
16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泉州
十三、“诸夏、万邦和鞑虏”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简单讲,诸夏就是漢人自身,万邦和鞑虏是友与敌的概念,凡是尊重漢人主体地位,尊重漢文明,主动与漢人合作的即是友,反过来凡是不尊重漢人主体地位,不尊重漢文明,以各种阳谋阴招祸害漢人、威胁漢人生存的即是敌。对诸夏本身而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概念,而对万邦和鞑虏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即友与敌的概念是以前面的“两个凡是”来作出判断,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因素。

诸夏、万邦和鞑虏的概念通常用于民族实体上,也即是对某民族实体在其精英的指导下对漢人作出的友善或者是侵害的行为的认定。对于漢人内部出现分裂、林立的不同党派、或变节、出卖行为仅适用于内奸的概念的认定,不适用万邦和鞑虏的概念。

漢人无论何时,皆不可自我麻痹,想当然地认为没有敌人,从而失去对外部变化的自然反应。漢人以民族立场出发的“反应”,任何一位漢人均可作出“反应”。

十四、漢本位思想应该对谁讲?

很明确,漢本位思想只能是对族人讲,切勿对牛弹琴,浪费宝贵精力。

十五、漢本位者如何看自身?

漢本位者是推动漢民族全面复兴的担当者,推动者,漢本位者和其他文化团体、秀衣者的区别在于漢本位者有强烈的复兴民族的使命感,这一点决定了漢本位者不会变成“玩家”。

十六、如果没有漢本位者漢民族会怎样?

漢民族如果没有漢本位者将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不设防”的民族,会对异族异文明完全没有免疫能力,漢民族将会成为只知欲望满足,而理想与大义无存的民族,这将会置漢民族于危险境地。

主權在漢時,漢本位者是中华的主導者,主權不在漢時,漢本位者是中华的备胎。

前段时间某本讲漢服的书,非常不当地、画蛇添足地列入了反漢本位的内容,理由是“担心”引起体制内“少民”的警觉,加入反漢本位内容是为了来安抚“少民”以助力顺畅出版。

说实在,所谓“少民”也就是那两三个长期带头占漢民族便宜的群体,在逻辑上,一个是这些“少民”会不会因为你列入这个内容而失去警觉?漢人兴漢时,他们有没有闲着?看一下联合早报特稿的《满族复兴民族意识》的文章,看一下三十几年来他们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们完全是没有闲着,而且是变本加厉。二是反掉漢本位,能只依靠衣冠带出漢民族复兴的结果吗?肯定不会!所以这种理由和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忙异族去漢人心防的作用。

兴漢的老人都知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本意是通过衣冠带出一系列的华夏元素的回归,在没有漢本位者的参与下,没有漢本位思想的指导下,兴漢运动必然会变味,而远离兴漢之初衷。

这段插曲要作为教训来吸取,兴漢必须立场坚定地坚持漢本位思想的指导。



[发帖际遇]: 子衿 捡了钱没交公 威望 降了 1 .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汉网 ( 闽ICP备2025094628号-4|闽公网安备35058202000271号 )

GMT+8, 2025-8-4 06:14 , Processed in 0.37139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8-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