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漢本位思想是一个整体
我是不赞同把漢本位区分出古典漢本位和民国漢本位。
漢本位的核心即是主权在漢,漢人主导。春秋时期中山国即是赤狄之国,漢人视之,非我同类,但也不认为中山之地非漢土,或视赤狄这等落后民族不在漢人的统治天下的观念之下,而实际皆包含也。
古往今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是指普天之下,皆是由漢人主导。如果舍弃这一点,那么从夏到民国,所有历朝历代非漢族成立的国,都统统会被当作漢人“承认”的国,且等同于让我们漢人放弃对我们有利的同化政策,这就不符合历史真相了,也更加不符合漢本位者的现实追求了。
“国”其实讲的是政权,哪有漢人不希望政权是自己的呢?
现在又有多少漢文明复兴者,不是追求漢人主导和主权在漢?普通漢人虽口不言说,不代表心中不想。当主权在漢时,异族没资格在中华裂土自治或搞个什么国出来,要搞也是跑到英国或美国去搞。
译介自西方的名词并不会困住我们,令我们陷于名相,而短于逻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下并不影响异族在中华的存在,所不同者是他们不会成为中华的主人。可能是有人为他们的生存多虑了,还是多想想漢人自己的处境,过好自己的日子为高。
“任何人都有权在自己所在区域建国”是一个伪命题,通古斯人本从通古斯过境朝鲜来到中国,在大明治下裂土为“后金”,他们有什么权力在漢土建国?如果此命题存在,那么今天广州的黑人及延边的朝鲜人都有权力建国,因为他们都有所谓的“自己所在的区域”,这种就是不问源出了。
按此观点,境外唐人街也有权独立 ,漢人同时也要将境内有此想法的异族驱除出境。
因为在主权在漢的原则下,漢人不可能接受不问源出的“任何人都有权在自己所在区域建国”这一想法及观点。
实际上承不承认主权在漢是关键所在,当承认主权在漢,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实只是一层意思,即漢人主导,主权在漢。
即使漢唐盛世,在漢人治下也有异族,且生活不错。大明治下对作为仇人的蒙古人也没有被漢人赶尽杀绝,甚至他们的风俗习惯也一体保留。今天漢本位者受现代教育,普遍教育程度较高,会做出不计成本的事吗?
在下观漢服吧主导者、二月河、秋风和诗礼春秋们可能过去担心漢本位了, 他们故意的引向“杀光异族”来塑造漢本位形象,故意地给漢本位者扣帽子,是有意抹黑漢本位者,这是他们思维的局限所在。
在主权在漢之下漢本位者对于不觊觎中华主权的民族,应该是平等相待,基本的尊重是会有的,但对于争夺漢人主权的异族,就不必客气。
事实上,漢人与南方各族相处甚好,其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尊重漢人主权。境内对漢人漢土心怀鬼胎的只满回而已,连蒙古人都不太参和此事,参考蒙古文化人看《狼图腾》事件。
所以在理解的重点在此。
其实在大明治下,蒙古人虽然也学四书五经,漢人也未曾强制他们说漢语,他们的语言文字都有保留,今天外蒙古没有保留文字,也不干漢人的事,那是俄国人干的。
就同化而言,从古到今都是自然同化,满人不讲满语,谁强迫他来?要讲这个道理才行。
但如今满人控制我们民族的文化,连漢服运动都不放过,是他们自己做的不对,也不关漢人的事,漢人反对他们这么做,反对他们继续做统治漢人的梦,完全是正常的。
如果他们担心漢本位者强大了对他们不利,想出种种分化的法来,是他们有原罪,因为害怕。
满人好事冲在前面,责任担当却是末流,至今有谁看到满人为他们殖民中华的罪恶,感到愧疚?没有吧!
所以历史上有些民族灭亡了,完全是咎由自取,相反我们看一下德国人对于当年征服欧洲各国的看法与态度,相比之下,满人差远去了,一个只会演戏的民族。
我们漢本位者,只强调主权在漢,漢人主导即好,即使在下所有文字,也没人能找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提法。
漢人身上没发生过的事,没有参照意义,如果谈将来会如何,也不必借外国的事情作为参照点,漢人是不同的民族,参照自己的历史更加有说服力。 |